來源:蛇口消息報
前段時間
我們介紹了北部新建成的主題公園
——西麗生態公園
(點擊圖片查看↑↑)
“五一”開放后
憑小清新之姿和山頂玻璃棧道等特色景觀
迅速新晉為網紅公園
在公園郁郁蔥蔥的樹林里
就藏著一座集科技感、互動感、趣味感
于一體的主題展館
南山區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
經過近兩個星期試運營后
5月16日
該館正式對市民開放
家長帶娃一起嗨
一邊玩一邊學垃圾分類
成為了這座生態公園
彰顯南山生態文明的最美風景線
感受科普展館的魅力
↓↓
南山區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位于西麗生態公園內,總建筑面積達1300平方米,并將屋頂和前廳廣場等空間納入陳展范圍,合計布展面積達到2300平方米。
該體驗館有三層:一樓科普區,二樓互動區,三樓觀景臺。
體驗館共分為四大區域:垃圾分類館接待服務中心、科普體驗區一(垃圾為什么要分類)、科普體驗區二(垃圾如何分類)、科普體驗區三(垃圾分類全民參與)。
創新手法
互動燈光藝術裝置酷炫展現垃圾分類元素:梵高的向日葵熱烈綻放、絢爛花瓣漫天飛舞......種種生態環保場景,在光影變幻中,栩栩如生盡現眼前。
在該展館入口,打造的互動燈光藝術裝置受到不少市民青睞。這也是首次在國內垃圾分類館引入國際化團隊打造數字體驗場景,彰顯出科技與創新南山的獨特魅力。
“考慮觀展線路的心理,人來到展館后會先上洗手間或整理東西,一般會停留3到5分鐘,在入場后通過體驗場景,很短時間了解到分類館表達的主題?!睋O計團隊深圳市聲光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藝術裝置利用藝術新材料,首次在在自然光的狀態下,打造了地面、墻面和空中三個空間融合一體的數字藝術體驗交互場景,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里,《堆積如山》《涅槃重生》《欣欣向榮》3大交互場景依次遞進。
不但引入了梵高的向日葵畫作與莫奈的睡蓮,還以西麗公園的荔枝林為創作元素,還原了荔枝樹從開花、結果、成熟的生態循環,展現西麗館的獨特性和唯一性,“我們希望利用美學與趣味參與,喚醒觀者對美好家園守護的緊迫性與參與性”。
寓教于樂
四大區域彰顯科技感、互動感、趣味感
01
科普體驗一區
在一樓科普體驗一區,重點展示了垃圾為什么要分類,主要內容有環境意識的喚醒、垃圾圍城等。
通過實景沙盤、多媒體LED曲形屏幕和AR虛擬成像的互動科技,生動形象展示了深圳及南山區日垃圾產生情況,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,引發參觀者思考與啟迪——“垃圾為什么要分類”。
02
科普體驗二區
科普體驗二區則是展示垃圾是如何進行分類的。在一層空間,從垃圾分類深圳模式(發展歷程)——垃圾分類的體系與垃圾去哪兒(如何投放與處理)——再生資源材料展示(資源的再次利用)——垃圾減量是根本之道(垃圾分類,我們能做哪些)——垃圾分類南山特色(垃圾分類,政府能做哪些),5大展項以故事線觀看的形式系統闡述了垃圾如何分類。
垃圾分類投球競技、接垃圾游戲、撿垃圾游戲、垃圾分類知識充電站垃圾分類知識大比拼、垃圾變廢為寶交互游戲......在二層空間,13個互動科普體驗應接不暇,趣味無窮,通過物理裝置和多媒體互動,親身體驗學習垃圾該如何分類,寓教于樂。
03
科普體驗三區
科普體驗區三主要提倡垃圾分類全民參與。專門為生活垃圾分類公眾教育“蒲公英計劃”的義工,以及來展館參與學習的群體提供交流場所,有多媒體教室可開展蒲公英微課堂活動,提供手工制作與閱讀的階梯空間、戶外休閑平臺。三層的屋頂花園還可開展變廢為寶手工制作和垃圾藝術品展示。
壯大隊伍
成立蒲公英志愿講師團向公眾宣講
“我們愿像一顆蒲公英,隨風飄揚,傳播希望與文明的種子,讓垃圾分類的理念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......”當日上午,南山區垃圾分類蒲公英志愿講師團成立,50名志愿者帶著“春天之約”,開啟了南山區垃圾分類宣講的新使命。
“通過硬件、隊伍、軟件建設,搭建一套垃圾分類公眾教育體系,讓垃圾分類這顆文明的種子向蒲公英一樣,不斷傳播擴散,讓人人都成為垃圾分類的倡導者和行動者?!蹦仙絽^垃圾分類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,南山區將以新建成開放的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為核心,M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“微課堂”網絡,在N個強制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進行實踐和督導,打造“1+M+N”的公眾教育根據地。
當日,2 0 2 0年南山區垃圾分類蒲公英志愿講師培訓正式開課。按照計劃,蒲公英講師團志愿者將接受專業講師授課培訓,包括理論課程培訓、實踐考察、自我鍛煉、拓展訓練四大部分數十節課時,獲頒講師證書畢業后,講師團將走進社區、企業、學校,開展“蒲公英微課堂”公眾教育活動。
南山區每日產生生活垃圾量2700噸左右,高峰期可達2900噸,經過分類分流后,需要進入垃圾處理終端的垃圾量仍有2100噸左右。去年3月建成的媽灣城市能源生態園,可以焚燒2300噸垃圾,南山區實現了垃圾處理的“自產自銷”。
“南山區土地寸土寸金,面對垃圾圍城的威脅,必須堅定不移、加大力度推進垃圾分類?!眳^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表示,今年南山區以“努力打造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標桿”為目標,聚焦九大分類分流體系精準施策,采取600個住宅小區創建“集中分類投放+定時定點督導”模式、加快推進城中村實施垃圾分類、完成12所垃圾分類新風尚幼兒園創建等多舉措,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工作,力爭市民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90%以上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%以上。
還等什么
快和家人朋友一起去打卡吧
溫馨提示
南山區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
開放時間:
周二至周日09:00-12:00、14:00-18:00
閉館時間:
每周一
地址:
西麗生態公園內
垃圾分類館接待服務中心設置有停車場、高品質洗手間、母嬰室、儲物柜等便民設施。
上一信息:展廳平面布置圖怎么畫才能打動客戶?
下一信息:沉浸式裝置:三星體驗店---社交銀河隧道
相關推薦